7月21日
为期两天的
伊之密第二届科技节
在伊之密(顺德五沙)全球创新中心举办
本次活动以
“数智驱动 创变未来”为主题
聚焦智能装备、新材料应用及前沿技术革新
活动旨在通过跨领域的合作与思想的碰撞
激发创新思维
探索技术突破的无限可能
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行业精英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技术的发展趋势,分享最新研究成果与行业经验,促进行业内的深入交流与合作。
主题论坛
数智浪潮领航,共绘创新蓝图
21日下午,伊之密董事长兼总经理甄荣辉先生在科技节主题论坛上致欢迎词。他指出,数字化与智能化正重塑全球制造业格局,本届科技节以“数智驱动、创变未来”为主题,旨在展现技术实力、探索行业未来。他向出席本次活动的嘉宾及伊哥们表示热烈的欢迎。
当前,制造业正加速迈向“工业4.0”时代,工业大数据、数字孪生等数智技术正重构生产流程,突破传统制造边界。今年的科技节将聚焦汽车行业智能装备需求、材料工艺突破、镁合金及AI技术应用等议题,与大家共寻转型路径、破解行业痛点。
甄荣辉强调,伊之密将秉持开放共赢理念,构建协同创新生态,希望全体伊哥以“数智驱动”为指引,成为转型中坚力量。未来,伊之密也将以科技节为契机,加大创新投入,推动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为全球制造业贡献智慧与方案。
主题论坛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数字化智能制造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会士、东风汽车公司技术中心资深专家、《汽车制造业》编委会副主任委员邹恒琪女士,在《新汽车时代智能装备发展之路》专题演讲中,首先深入剖析汽车行业发展趋势与特征。她表示,能源、信息、绿色等领域的科技创新正掀起一场深刻的产业革命。随着变革推进,汽车制造模式显著转变,进而引发对装备需求的变革。邹恒琪女士基于对行业趋势、技术革新、制造模式及装备需求等多方面的深度分析,精准指出新汽车时代智能装备的发展路径,为汽车行业智能装备领域发展提供了前瞻且具实操性的指引。
上海交通大学彭立明教授发表了《高强韧镁合金集成设计与车载应用》的专题演讲。演讲中,他介绍,随着全球能源供应日趋紧张,低碳环保标准不断升级,汽车全面电气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然而,新能源汽车长期存在的“续航焦虑”问题,正促使行业通过轻量化技术寻求解决方案。彭立明教授着重介绍了专为大型薄壁铸件设计的非热处理(NHT)高韧性压铸镁合金;系统阐述了车身/底盘用HPDC大铸件的集成设计及其模具制造工艺,详细说明了高密度HPDC工艺参数与部件台架测试方法;并梳理了新型镁合金零部件的应用现状,展望了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
华中科技大学张云教授在《材料成形智能化技术》的专题演讲中介绍,我国是第一大材料成形大国,成形产业正步入由大转强的新发展时期。材料成形是在加工过程中同时赋予材料形状与性能的重要制造技术,智能化技术是提升材料成形工艺与装备水平和档次的关键和趋势。张云教授重点介绍了通过人工智能、数值模拟、传感与数据处理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加工过程产品几何形状与材料组织性能精确设计与控制的智能技术。
伊之密德国先进成形技术研究所张雨筱博士发表了《欧洲汽车工业技术进步与发展趋势》的专题演讲。张雨筱博士围绕欧洲汽车工业展开,聚焦其当下正经历的根本性变革,探讨塑造该行业的工程进展与发展趋势,涵盖材料、制造工艺和系统集成等方面,解析轻量化、电气化及可持续发展目标对新型材料研发与生产工艺的推动,关注创新成果在汽车各领域的实际应用,并结合欧盟相关政策框架为行业发展提供背景支撑,通过案例分析揭示工程设计对欧洲新一代汽车实现的助力作用。
科技节上,业内一众知名专家学者纷纷登台,带来多个高精尖技术的先进课题分享。从智能装备的革新突破,到新材料的神奇应用,再到前沿制造工艺的精妙解析,每一个课题都干货满满,引得现场掌声雷动、反响热烈。
伊之密第二届科技节将持续至22日,想了解更多信息,欢迎持续关注伊之密微信公众号。